[ 路丁前言 ] 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源于:——《论语•子罕》
它是孔子的学生纪录孟子的生活起居态,说“子绝四”。实际上,孔子是“诸恶未作,众善秉持”的人,他何止绝四呢?但凡不科学的事,他都断决,没去做,因此不仅四。
孟子避免四种问题——不主观臆测,不肯定毫无疑问,不拘泥固执己见,不自高自大。一切不可以平白无故假想,一定要注重直接证据;做事不独断专行,不可以骄纵;做事要灵便,不可以呆板;不可以以自我为中心,自高自大,要和他人商议,一起达到目标。
孔子《道德经》中的另一句话“圣贤诸行无常心,以老百姓心为心”,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是有互通的大道理。 真有聪慧的人,无论平常人看待自身,還是做领导者领着他人,先把自己的主观性学会放下,把自身学会放下,心里静谧清静,待人接物时,看清自己、认清他人、认清大伙儿的真正心理状态趋向,认清空间和时间的姻缘;因时制宜,导向自身、导向他人、导向事儿、导向大伙儿走上正轨正路,使之各得其所,而不是一味地立在主观性、自身的观点与自身、与他人、与事儿相斗。
心情美文:全球、社会发展、人全是在发展趋势转变的,大家看事儿、做事情必须用发展趋势的目光,明白随机应变。在平常的日常生活都会产生那样那般的分歧和不顺心,在这个时候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见到自身的不正确,立在别人视角上想难题,才可以与人沟通和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