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圈名人之间吵起架来,那可谓是“针针入肉、刀刀见血”。
还记得去年的人气节目《演员请就位》当中,
老戏骨李诚儒用“如坐针毡,如芒刺背”,
痛批年轻小演员的表演,怼郭敬明的那些名场面吗?
两人你来我往唇枪舌战,火药味十足,常常让现场气氛尴尬不已。
节目播出期间,相关画面选段和网友们的各种“观后感”,
在视频网站上病毒式传开,李诚儒和郭敬明一不小心成了“老热搜cp”。
说话“犀利真实”的人设标签让李诚儒成功出圈,涨了一波路人缘。
李诚儒是谁?许多年轻观众都不太熟悉。
他又是怎么做到敢于当众抨击郭敬明的呢?
关于李诚儒过往的经历,可以说是大起大落,
加之三段情史,人生不可谓不精彩。
李诚儒出生于1954年,家在故宫边上,
是成长于皇城脚下的地道老北京人,
家中足足有11个孩子,别说是那个年代,
对于现在的中国家庭来说,抚养这么多孩子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李家的家庭条件倒还算过得去。
不过,这样幸福平静的生活仅仅维持到李诚儒两岁的时候。
后来父亲不幸离世,家道中落,生活水平急转直下。
李诚儒的母亲一个人扛起养家的沉重负担,
到铁路上扛枕木、砸路钉、卖包子,独自一人养活11个孩子。
最艰苦的时候,还要把家里的桌椅、柜子统统拉出去卖掉。
即便如此,家里还是入不敷出。
“吃不饱”成了李诚儒童年时代最深刻的印记。
饿到什么程度呢?
李诚儒跟马抢过豆饼,家里日常就是吃野菜、柳芽……
李诚儒的两个哥哥甚至因为饥饿夭折。
他暗暗发誓:以后长大一定要出息,一定要吃上饱饭……
母亲认为一技之长很重要,就让李诚儒的几个哥哥姐姐去学京剧,
学成回来之后再教给弟弟妹妹。
也许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李诚儒开始接触和喜欢上文艺。
1966年,李诚儒报考了戏曲学校,因为家里条件不允许被学校拒绝。
中学毕业之后,他早早进入社会,在一家服装厂做学徒。
被拒绝后他也没有放弃演戏的念头,将目光瞄向了戏剧演员。
到底是努力的结果加上命运的垂怜和馈赠,机遇来了。
李诚儒遇到了董行佶,戏剧界一位十分有分量的著名话剧演员。
看到演出结束出门的董行佶,李诚儒放弃检票,就站在门口硬生生截住了他:
“您是董老师吗?” “是啊,有事吗?”
“我想跟您学!” “有作品吗?”
“有,我会两篇散文。”
“好,明天下午三点半到人艺宿舍找我。”
就这样,董行佶答应让李诚儒成为自己的徒弟,
他认真刻苦的态度打动了董行佶,董行佶没有向李诚儒收取任何费用。
李诚儒每天早晨6点多开始练台词,一学就是十年。
之后李诚儒凭借能力和董行佶的帮助,进入北电业余表演班学习,
毕业后被分配到央视工作实习。
正巧赶上杨洁导演准备拍摄经典剧目《西游记》,
因为当时的拍摄成本和条件限制,
杨洁想在央视里找一些身强力壮、吃苦耐劳的实习生,
李诚儒就这样有幸被选中。
只是李诚儒本想入镜扮演唐僧,被杨洁拒绝,
只能在剧组里面打杂,做一名普通的场记。
尽管没能演戏,李诚儒会看人的本事倒是藏不住。
有一次,在北京人艺的一间屋里头,
李诚儒发现一个一米八几的高个子大汉正在锻炼身体,
状态十分投入,身材也是极好。
李诚儒便把这个人推荐到西游记剧组。
杨洁导演一眼相中,让他成为西游记的主演之一。
此人就是后来饰演沙僧的演员闫怀礼。
可以说,李诚儒是中国最早富起来的那批人。
《西游记》拍摄结束后,李诚儒没有继续在文艺圈工作。
也许是因为儿时贫穷的执念,他选择转战商业。先赚钱比较重要。
因为在服装厂积攒过经验,有独到的想法,李诚儒决定进军服装产业。
1990年,李诚儒在北京地皮最昂贵的西单,
开了一家名为“特别特”的服装店,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
他利用消费者心理,制定“限量出售”的销售策略,
还在全北京海选长得漂亮的姑娘做售货员。
前来竞聘的就有5000多人,李诚儒挑选了其中的100个。
这100个美女成了活字招牌。
一时间“特别特”人头攒动,一个款的衣服一天能卖出100多件。
每件成本100元,售价780。
生意最火爆的时候,一天的营业额能够达到50万元。
当时北京人均工资50元一个月。
李诚儒不但开店,还炒外汇,
光是做外汇的仓面里头都已经有1300万美金。
大伙出门坐公交、骑自行车,
李诚儒已经开着高达8万美元的奔驰豪车上下班。
衣服、袜子全是名牌货,西服一套就要七八万,连领带也都是万元左右。
这种富得流油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
一次,李诚儒一股脑把钱都投到了外汇市场上,最后血本无归,几乎破产。
失意的李诚儒开始思考自己真正的人生追求。
他自问苦学十年,热爱演戏,为什么后来却在经商?
想明白后他决定找回梦想,回到演戏这块宝地。
这个时候的李诚儒,已经不再年轻了。
大概只要有梦想,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1995年,一部《东边日出西边雨》让观众认识了李诚儒。
大器晚成的他后来又在,
《重案六组》、《刑警故事》、《一声叹息》、《大腕》
等名作里秀了一把精湛的演技,成功打响名气,
慢慢也就有了观众们熟悉的老戏骨李诚儒。
有了名气和钱,李诚儒内心又开始“骚动”了,
他转头又投资了一家酒楼。
结果酒楼因为经营不善,平均每个月都能造成五六十万的亏损,
那段时间,李诚儒每天一睁眼就是看看赔了多少钱。
手下一批员工要养,无奈只能依靠演艺圈挣的钱,继续维持酒楼的经营。
他是成功的商人,也是成功的演员,
那么私底下的情感、家庭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李诚儒的第一个老婆是圈外人,结婚时李诚儒还没有发家。
婚后两人生了一个孩子叫做李大海。
为了打拼事业,李诚儒很少过问家里的事,
对妻子缺乏关怀,儿子的童年也几乎没有参与。
再加上原本性格耿直,和妻子之间矛盾丛生。
1992年,两人维持了八年的婚姻宣布结束。
前妻带着8岁的李大海,居住在北京18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一住就是28年。
于是李大海被人笑称为“最惨星二代”。
不管是物质还是感情方面,李诚儒从来没有给够儿子。
李大海想见父亲,都必须提前打个电话,看看父亲有没有时间。
李大海经常在节目上吐槽父亲的种种“不是”,讲述这几年来自己过得多么不好……
李诚儒有多刚呢,他在节目上也怼回去,
“你没有能力呀,你没有本事,有什么可让我夸的呢,
除了看上去人模狗样的,而你现在这人模狗样不是父母给嘛。”
旁人都能看出,李诚儒和李大海的父子关系十分紧张。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沉淀,
李大海和李诚儒也互相理解了对方的苦处,两人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
如今的李大海不但是演员、歌手,还是一名心理学专家。
李诚儒不仅搞事业有一套,追起自己爱的女人来,也是非常有思路的。
这个幸运的女人是出色的京剧演员,梅派大青衣史依弘。
史依弘比李诚儒小了整整18岁,
相貌气质出众,事业也是发展得风生水起,
一开始史依弘对李诚儒并不感兴趣。
被拒绝后,李诚儒没有马上放弃。
追史依弘的时候,李诚儒每次都会带上鲜花去见她。
史依弘如果有演出,李诚儒都是第一个到场,坚持到最后一个离开的人,
有时还会带上朋友前去捧场。
李诚儒雷打不动地坚持了五年,就算女人的心是铁做的也该化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史依弘还是投入了李诚儒的怀抱之中。
两人的婚礼上,李大海问史依弘这么漂亮为什么会看上自己的父亲,
李诚儒自己也认为史依弘嫁给自己是亏了,承诺往后一定会好好待她。
结婚之后,李诚儒没有违背自己的爱和誓言,
十年如一日地宠惯着史依弘。
史依弘唱戏常常需要练功,
李诚儒就为她准备了一个练功房,房间里布满了各种鲜花。
只要史依弘需要他,他就永远有时间陪伴在她身边,
照顾她,为她花钱,把各种琐碎的事务都包揽在自己身上。
可是两人在未来发展规划上出现了分歧。
史依弘的事业重心在上海,而李诚儒在北京,
两个人常常分居两地见不到面。
李诚儒希望史依弘能够退居后方专注家庭,留在他的身边做一个小女人。
史依弘怎么甘心放弃自己的事业理想呢。
两个要强的人都不肯退让,
时间长了问题悬而未决,关系也就产生了裂痕。
直性子的李诚儒一气之下便脱口而出,
“我们离婚吧。”一个敢说,一个也就敢信。
5年中史依弘不断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周转平衡,
也感到十分疲惫,想了很久便同意了。
2007年两人正式离婚。
分开之后,李诚儒说,史依弘是他今生的最爱。
就在离婚后不久,李成儒在一次出席活动中,和女演员侯璎珏一见钟情。
这一次,侯璎珏比李诚儒小28岁。
巨大的年龄差也阻挡不了爱意汹涌。
在李诚儒一贯的爱情攻势下,两个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侯璎珏和李诚儒就这样开启了一段“父女恋”,两人活像一对年轻小情侣。
但甜蜜背后,两人也不算顺利。
当时外界不乏八卦的声音认为,
侯璎珏和李诚儒在一起是图他的名利。
实际上侯璎珏却是白富美,根本不差钱,她的父亲是有名的地产商。
谈了两年之后,已经到了考虑结婚的地步,
但两人的关系遭到侯璎珏父亲的极力反对,
本就不支持自己的女儿进娱乐圈,
更别说要她嫁给一个年纪如此大的老演员。
父亲让侯璎珏在李诚儒和自己的家庭之中选一个,
在社会舆论和家人的双重压力下,侯璎珏选择了家庭,离开了李诚儒。
如今64岁的李诚儒独身一人,经历三段感情之后,
李成儒对寻找另一半的事情也不再渴望了。
他自知对儿子有所亏欠,将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与儿子李大海的相处上,
这也才使得后来两人关系能够和解。
从穷小子到大富翁,从商人到戏骨,
李诚儒一生经历了诸多坎坷和辉煌。
这样刚硬坚毅的李诚儒,又怎么会不敢怒怼他人说真话呢?
李诚儒过去曾经在北京昌平区租了几亩地,
盖了一个四合院,里面种上几百棵樱桃树。
用他自己的话说:想要找回童年时候的感觉。
经历大起大落之后,人唯一能寻找的就是内心的平静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