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杰出贡献,是中国 成为古代文明国家的重要标准。
司南
中国人发现磁石指南的特点很早。传说在部落战争期间,黄帝与蚩尤作战。位于南方的蚩尤部落可以制造恶魔雾,使黄帝迷失方向。黄帝发明了一种指南车,可以区分方向,打败蚩尤。战国时期,人们制造了一种名为司南的仪器来区分方向。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记录了制作指南针的方法。北宋时期,中国在航海事业上使用了指南针。指南针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从海路传到阿拉伯,然后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指南针为明朝郑和下西洋到东非、哥伦布发现美国和麦哲伦的全球航行提供了技术条件。
古代火器
火药是由古代道教炼丹术发明的。中国古代道教为了长生不老,许多人成为炼丹术家。他们把不同的矿物质放在一起炼制丹药,希望炼制出一种长生不老的丹药。在长期炼制丹药的实践中,炼丹术家发现硫、硝石和木炭可以按一定比例制成火药。东晋葛红的《抱朴子》中提到了火药。12-13世纪,火药传到阿拉伯,然后从阿拉伯传到欧洲。火药武器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击败封建骑士做出了巨大贡献。
汉代造纸技术
秦汉时期,人们用竹简和丝织品书写。丝绸很珍贵,很少用。竹简常用于书写。人们把竹子和木头切片,用火烘干,串成“书”,写在上面。今天,我们称一本书的单位为“书”。事情是这样发生的。这就是我们汉字中象形文字的生动性。简牍作为书写材料,有很多局限性:一是容易长蛀虫;二是携带不方便。相传汉武帝时,东方朔曾写了一份奏章给汉武帝,请两个壮汉抬入宫中。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期,公元105年太监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旧渔网、破布做成植物纤维纸,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造纸史。但近年来,新疆、甘肃、陕西、内蒙古的西汉墓葬中出现了纸。也就是说,我国在西汉就发明了造纸术,但没有历史文献记载。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它的发明为繁荣我国古代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化创造了条件。8世纪,造纸术传到阿拉伯,再传到欧洲,打破了欧洲传教士的垄断。
活字印刷
我国印刷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过程。雕版印刷就是把要印的字刻在木板上,然后上墨。隋唐时期,我国有刻历、诗集、佛教等。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是唐代印刷的佛教经典《金刚经》,印刷于公元868年,但现在不在中国,《金刚经》在大英博物馆。雕版印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一个字错了,整页就废了;还有一版只能印一次。北宋从事雕版印刷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升是用陶瓷泥制成,阴干,烧制成陶瓷字。制版时,将散胶粉放在金属板上,然后烘烤金属板,使散胶融化,将字粘在板上,压平。当松散的胶水冷却后,就可以打印了。打印后测试一下松胶,把字拿出来收藏,下次再按要求使用。后来人们发明了铜活字、锡活字、铅活字。活字印刷后来由波斯人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事业的发展。
评论